“咱们要记住老先生的恩情,记住都头娘子的恩情,知道了吗?”袁寡妇又忍不住叮嘱几句。

袁向新狠狠点头:“娘,我想过了,要是以后我考上童生,甚至是考上秀才,我就给都头娘子干活儿,当管事当账房都可以!”

“先生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先生还说......”

小孩儿叭叭叭地说个不停。

和这母子俩一样的还有好些被余半仙借了霉运的人,那天晚上之后,这些人的日子忽然就顺了起来。

出门儿也不摔跤了,干活儿锄头也不会砸到脚了。

唯有余半仙的日子不好过。

柳杏儿每天都盯着他的吃食,只有汤汤水水,什么辛辣的东西一律给他戒了。

余半仙病了的事情让剑南王知道了,剑南王紧张地不得了,立刻亲自来探望,还带上了不少补品。

看着余半仙苍老了十岁的面容,剑南王整个人都不好了,老先生可不能出事儿啊,老先生出事儿了他的莹莹和儿砸可咋整啊!

这下子几乎天天往陈家跑啊。

盯着余半仙喝补汤养身体的人就多了一个,把余半仙烦得不行,身体刚好些就叫抓的要回京。

剑南王劝不住,柳杏儿知道自己不能劝。

然后剑南王就亲自安排马车护卫,送余半仙和姜氏去京城。

姜氏陪余半仙去京城,一路上照顾他,大家就要放心些。

姜氏和余半仙前脚走。

后脚皇帝派出的传旨天使就来了。

这帮人在来的路上主官染了风寒,耽误了些天日,然后又先去的王府宣旨,结果王爷没在王府啊,知道圣旨是将定陶等几个县城赐给王爷当封地,下人才敢把剑南王的行踪告诉太监。

太监就马不停蹄地往定陶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