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拖班成了常态。

别说出去吃饭,就连手机闲聊天都很少。但他多少还是会留意贺晏臻发来的消息。

贺晏臻跟他的聊天频率并不高,话题都是日常工作和生活,偶尔吐槽客户或队友,有时喜怒情绪鲜明,但从不制造暧昧气氛。

何意对此感到舒适,他渐渐放松,遇到特别有意思或者令人气愤的事情,也会随手发过去。

除此之外,何意便是转发各种中老年人最爱的养生信息。

贺晏臻的工作强度太吓人了,何意还记得那天他眼底的红血丝,一看就是过度熬夜的。

因此他主动跟张阿姨要来各种惊悚的标题党信息,筛选过内容后,将表述夸大但没有错误的部分转发过去。

他以前不怎么发朋友圈,现在偶尔也会煞有介事的编一段“有个病人因熬夜如何如何”,设置成仅贺晏臻可见。

生活陡然忙碌又充实起来,连情绪都格外熨帖。

何意有时在医院里查房,路过消防栓的玻璃时,会在上面看到一张愉悦的笑脸。

一连数周过去,S市进入深秋。

张阿姨这天逮住何意,先打量道:“你这孩子最近忙得不着家了,你是不是有喜事?”

“没有啊。”何意忙笑,“工作忙而已。”

“那你明天晚上抽个时间?”张阿姨拍拍他,“你明天别拖班了,阿姨有安排。”

何意没多想,痛快答应。

第二天他果然叮嘱护士不再加号。眼看着要到下班时间,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

何意接起来一听,这下傻眼了——原来张阿姨自作主张,今天给他安排了一个新的相亲对象。现在那人已经到医院门口了,来接何意下班。

张阿姨这次分外上心,跟他详细介绍这人的情况。原来对方是她儿子的高中同学,名校毕业,单亲家庭,白手起家购得住房一套,有辆三十来万的车,在本地的大企业恒远集团工作。

更难得的是,此人一表人才,外貌气质都无可挑剔。

张阿姨这次尽心尽力,给他翻出来一张王炸。

何意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跟人去吃饭。

这次他不得不承认,如果真得找一位陌生人慢慢了解一同生活,再不会有人比眼前这个更合适了。

他们有相似的家庭经历,爱好和三观完全契合,他们甚至去过同一个苗寨旅游,前后只相差几天。

不能说是没有缘分,但是心里又差一点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