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展多少有些戏剧性,大致上,是这样一回事。

自从张大汉在天津把朱厚照同学狠狠地惹毛了之后,外戚、藩王横行霸道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朱厚照心底,当然啦,这个印象也绝对不能说是错误的,虽然也有洁身自好的外戚,譬如夏家与少数藩王,只是安于这个尊贵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但大部分权贵的态度还是很野蛮的:我是皇帝的亲戚,所以我在地方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个逻辑倒也不能说错,至少连弘治帝都没有办法约束到自己的岳丈和两个小舅子在京城为非作歹。但是朱厚照在有心人夏乐琰的煽动下,渐渐开始觉得自己面对的是极为让人不爽的局面了。

现在的情况是,身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天子同志连外出旅个游——甚至还不是公费,都要承受上一堆的非议与紧张刺激的猫鼠游戏,而与此同时这些外戚们却一边无耻地侵占着他:朱厚照的土地,一边享受着他:朱厚照享受不到的自由,一边还假惺惺地对他:朱厚照一些少许无关紧要的离经叛道事件表示遗憾。

江南那边,甚至还传来了宁王意图向李东阳行贿,重新恢复侍卫制度的事……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把他朱厚照放在眼里?

朱厚照不禁深深地疑惑了。

而,似乎是为了方便他的迁怒,大明防范外戚、藩王掌权的制度可以说是极为严密的,藩王们历经多年,早就被养成了待宰的肥猪,没有政治权利,没有军事权利,大部分藩王也就把注意力转向了鱼肉乡里、侵占良田。日复一日下来,他们个个都是身家巨富、有良田万倾的大地主,手头积攒的金钱,说不定还要比小皇帝能够调动的还多……

这能忍吗?

所以历史就证明了一个经久不衰、颠扑不破的真理: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在这里似乎可以换成:读书人遇到流氓,遇到一个读

139、小包子的智商 ...

过书的流氓,说理似乎也没用了。

鞑靼在边境蠢蠢欲动,酝酿着一场大战,关于自己私生活的谣言传来传去,传成了大明八卦众下饭的配料,现在连自家人都开始欺上瞒下搂钱?

这些猪除了吃掉太仓库里的钱银之外到底还会干嘛?

哦,对了,会给他使绊子,让他不痛快!

朱厚照虽然是个很和善,大部分时间也很有同情心的人,但他同样有着几分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