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保管员的话,汪兰忽然想到,保管员所说的这种药水曾经在老鹰办公室出现过,肯定与“天下一号”有关。现在老鹰不在岛上,顾显章却批文给“天下一号”小组领取这种药水。汪兰判断,只能是陈其中使用。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转身离开了。

此刻,陈其中正站在顾显章的办公室里,接受着他的新指令。

顾显章端坐在一把办公椅里,两眼望着陈其中,思忖了片刻,终于说道:“关于风雷和汪兰这两个人的底细,你抓紧时间给我查出来。至于‘天下一号’的问题,执行也好,复制也罢,关键是我们的内部不能出现问题。现在趁着老鹰不在,你抓紧去一趟台北,亲自把这两个人的事情查一下。”

陈其中听后点点头,又望着顾显章试探着问道:“司令,您看,能不能让基地做个账目,这样的话,我去台北就可以打着申请经费的名义了。”

顾显章狡黠地笑了笑,说道:“这不行,你以为你们的那个督导专员是傻子?申请经费的事怎么会轮到你?这样吧,咱们还是在电台上做一下文章,你们的电台是基地的旧电台,都老掉牙了,该申请换新的了。”

陈其中心领神会,说道:“明白了,司令,那我就去‘国防部’申领电报器材。”

顾显章轻轻点了下头,看着陈其中转身离去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郑桐与陈其中擦身而过,走进顾显章的办公室报告道:“司令,依您的命令,我从台北方面已经了解到了有关风雷的情况。”

顾显章听了,下意识地欠了欠身子,问道:“那你仔细说说。”

郑桐便一五一十地汇报道:“他是1931年蓝衣社的成员,说起来是军统的老资格了,1931年他进入黄埔9期学习,从那年开始黄埔采用德式教育。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但因1934年毕业前夕受伤,留在了教导团。1935年黄埔12期开设通信兵专业,他就在黄埔当电讯教员,一直干到黄埔19期,也就是1942年,前线需要,他就上了前线,在浙赣会战中阵亡了。”

顾显章听到这里,突然睁大了眼睛,疑惑地问道:“阵亡?”

郑桐继续说道:“这是军统伪造的阵亡,可他真人并没有死,1942年被调到了军统,化名风雷,负责战略情报和电讯技术指导。司令,关于风雷,还有两个小细节,您可以参考一下。他参加浙赣会战的时候,是第三战区最高长官顾祝同长官亲自点的将。”

顾显章不禁惊讶地说道:“你是说风雷是顾祝同的人?”

郑桐点点头,说道:“顾祝同长官担任过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三分校就是他一手创办的,很可能他们两人是在黄埔军校教导团认识的。”

顾显章不觉深吸了一口气,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郑桐望着顾显章,想了想,便又说道:“风雷来到军统后,是戴老板直接安排的,隶属在随戴老板而死的王主任的那个部门,但不知为什么却一天班也没上过,所以我们以前根本就没见过他。”

顾显章简直有些难以置信了,沉吟了片刻,似乎自言自语道:“这么说,他认识王主任,也就是梁晴的姑父?”

郑桐点了点头。

顾显章突然有些疲惫地靠在办公椅上,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声,说道:“看不出来呀,一会儿顾祝同,一会儿王主任,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郑桐想了想,望着顾显章认真地说道:“司令,我打听到的只有这些,1942年之后,他的身份非常隐秘,要想知道,只有问毛局长了。”

顾显章轻轻摇动着脑袋,接着自语道:“按你这么说,毛局长也未必清楚啊,现在顾祝同是代理‘国防部’部长。看来这事可有点麻烦了。”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抬眼望着郑桐叮嘱道:“郑桐,关于调查风雷这件事,对外一定要保密。”

郑桐认真地点了一下头,说道:“司令,我明白。”

这天晚上,一切准备好之后,万名提着箱子,打扮成一个学生的模样,来到了火车站。正在候车室里排队等候检票时,他突然被老鹰发现了。

不久之后,万名抵达香港。万名万万不曾料到,就在他的身后,老鹰一直在不远处跟踪着。

万名随后便来到了香港的一家酒店里。办好入住手续后,服务员将一把钥匙递给万名,说道:“先生,您的房间开好了,A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