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慈早看出冯执事是个活泛性子,好奇心强,她倒不怎么反感,反而觉得这些执事,要比上清门其他修士更有烟火气些,听问,便据实以告,“我喜欢他们生得可爱,合我眼缘。”

冯执事不由哑然,欲言又止,最终只好摇头辞去。

阮慈送走了她,将洞府内外看了一圈——外门弟子的洞府,多是建好的屋舍,大小相差无几,都是一二亩地,在这茫茫大山之中,实在微不足道。阮慈这座洞府在小山山头,最近的邻居也在隔邻半山腰,炼气期修士很难驾驭飞行法器,也不能飞遁,所以等如是没有邻居。便是阮慈,若要外出,如果不想走上十天半个月,也要用冯执事给她的传讯竹筒,请灵谷峰派人来接。

至于平时的吃食用度,阮慈主仆五人所用粮米,每月都会有人送来,若是她将来自行收了门人,又或是养了什么灵宠,便需要自己筹措口粮了。此外,每月还有灵玉数十,供她修炼之用,这灵玉和宋国所说的灵玉又不一样,宋国灵玉是水灵气所化,用符力熬煮,便会重新化为清水,但灵谷峰送来的灵玉,却蕴含有五行灵气,可以供修士从中汲取精纯灵力修行,要比自己打坐速度更快一些,若是资质够好,或是修行疏懒,也可以典了灵玉,换出灵钱来花销。

那四名健仆侍女,在灵谷峰已学过不少规矩,此时比阮慈更加熟练,祭出灵符打扫屋舍,又取出灵谷峰配的法器挂好,激发法力展开护持小阵——这紫精山苍茫无涯,不知豢养了多少珍禽异兽,又有多少山精水鬼暗自滋生,在山林间潜藏生息,弟子居所全都有阵法护持,更要种植许多灵植,用气味警示灵兽,冯执事也告诫阮慈,不要随意去山林中玩耍。——不过,门内却没有任何强制措施,若是阮慈恃强去了,运气不佳死在里面,大概门内众人的反应也就和樱浓翠稀海那些看客差不多。

灵谷峰发给的蔬菜米肉,虽然都是上好货色,但并非灵植,仍是凡人吃食,阮慈对这些是食不下咽的,待几个家人将屋舍清扫得了,便让他们回下处去自己造饭吃,有事再来服侍。他们这些仆从,住处都在洞府灵田之后,和主屋颇有一段距离,阮慈要唤他们也得用冯执事给的法器。

她现在渐渐可以理解,为什么上清门许多修士都给仆从传法,仔细一想,紫精山是仙人洞府,凡人在其中生活确实极其不便。便是阮慈自己,开脉修道也成当务之急,此事也实在迁延太久,得剑至此足足六年,终于拜入师门,安稳下来,可以修行了。

拜山至今,足足已有一天多的时间,各种仪轨都没个尽头,若是凡人,只怕早已困倦不已,阮慈此时其实已经超出凡人之属,肉身修为,可以算是体修入门了,只是不会择选这条道路而已。洞府后院有一眼灵泉,泉水热气蒸腾,阮慈跳进去泡了一会儿,疲倦尽消,回屋掏出一本典籍,研读了几个时辰,又翻到封面,望着《青华秘闻》这四个字,不禁陷入沉思。

一时委决不下,不由又想起王真人来。喃喃道,“王真人、王真人……这个王,不会是王盼盼的王罢?”

虽然天下姓王的人很多,而且按王盼盼的说法,她是在北冥洲出生的,而且出生就姓王。但阮慈这疑心也不是空穴来风,王真人和谢燕还男身长得一模一样,这总不会是巧合,她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已想出许多戏本中的桥段,譬如这王真人和谢燕还原本是双生兄妹,又或者曾是倾心爱侣,又或者谢燕还暗恋王真人,只是因为辈分不同,挥剑斩情丝等等。

且不说谢燕还会不会‘暗’恋,这两人关系一度十分密切,应当是可以肯定的,陈均说王真人几名弟子被谢燕还裹挟叛门,便是证据,若是关系疏远,何来裹挟蛊惑。而王真人给她的这本《青华秘闻》,更是铁证,这功法又青又华,一看便知道和东华剑有关,实则也是如此,按王真人说法,乃是上古时期,青君开辟门派,留下的器修道统传承,本卷叫做《青华超脱录》,可惜已随青君陨落湮灭不传,这本秘闻,乃是再传弟子凭着记忆整理汇总,增补而出的道统残卷,也是如今天下间最适合阮慈修行的器修功法。

仔细想想,上清门曾出过谢燕还这个剑使,这本功法却没有给她掌管,而是留在王真人手里,此时就颇离奇。要知道贵法不传,功法典籍可不是能够随便抄录传播的大路货,一般都设有禁制,不是修到深处,或是得到道统主人允许,是很难抄录副本的,像是《青华秘闻》这样的残卷,道统早已无传,便只有孤本存世,若是毁去,传承也就此断绝。《青华秘闻》可以修到洞天,谢燕还是元婴境界,以她剑使的身份,实在没有理由拿不到这本功法,也实在没有理由在叛门时不带走它。

这其中定然有许多故事,阮慈也知道现在不是探究的时候,她如今已知道掌门把她送到紫虚洞照天,大概不是有意为难,而是因为紫虚洞照天有她最合用的功法,但对王真人,她还有几分吃不准。

自血夜灭门以来,阮慈见到了不少修士,按她的浅薄印象,魔门修士如谢燕还、瞿昙越、太史宜等人,均是性格鲜明激烈、易笑易怒,而玄门修士中,便是低层执事侍女,还有刚筑基的小修士活泼一些,大修士似陈均、掌门,都是矜持自许、心事内敛,还有那棋摊老丈也是一般,看待修为比他们低的小修士,多数有些居高临下,纵是语气亲和,但也总有些俯视的感觉。

大概因为见到的第一个修士便是谢燕还,本领高强,为人也半点没有傲气,阮慈心底对这种矜持其实有些不以为然。王真人给她的印象,居于谢燕还和陈均之间,远胜掌门许多,他和谢燕还男身长得一模一样,但气质却是迥然有异,谢燕还做女儿身时十分妩媚,做男儿身时豪迈大气,不变的是一份狂傲。王真人至少看起来是很谦和的,虽然也有一份凛然,让人不敢轻辱,但和陈均那样自许、自满、自用不同,大概是他修为已经很高,是以并不用强调自己的身份,来获取旁人的重视,也就是没那么把自己当回事儿。

初次见面,虽然将来师徒名分已定,但两人没说什么话,王真人只问了名字,又给了一本功法,让她回来修行,旁的什么也没交代。看来王真人也没怎么把阮慈当回事儿,不过阮慈并不在乎——王真人是洞天老祖,谁知道活了几万年,她二十岁不到,两人的年龄差算算,如果没有东华剑,王真人看阮慈,大概就和阮慈看水中一只蜉蝣差不多。

自她得剑以来,所有亲长和她说话时,看到的与其说是她的人,倒不如说是她的剑,王真人虽然轻视阮慈,但她反而对王真人多了几分信任,也是因此,读完这本典籍,深夜在此实在难以决断,托腮想道,“《青华秘闻》、《阴君意还丹歌注》,两本功法,我到底该先修哪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