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秦帝师以帝师之尊一意支持……

现在往事重演,皇长子势大,太子却又占了嫡出的名分,皇后和惠妃一个是结发夫妻,一个是当红宠妃,两厢相持不下,在京里斗得不够,还想把战火烧到地方上来。

杨老爷身兼西北世家、江南总督,是皇上心中的信臣,他的意见,自然是举足轻重。

许夫人这样招摇,恐怕也有几分把杨家拉下水的意思吧!

这些年来虽然杨家和许家友善,但对太子的拉拢,却始终不置可否。

大太太深深地叹了口气。

“官做到这个地步,每动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她仿佛是在喃喃自语,又仿佛是在提醒大老爷,“王家才落了太子长史的面子,我们就和王家订了亲。恐怕皇后心里,不会没有别的想法。”

大老爷就有些心惊肉跳起来。

王家这门亲事,是不是结得太草率了些?

当时只想着四姨娘能找到这样的人家,也算是为人生母的一片苦心。

王家家底厚,虽然对方也是庶子,但是三娘子嫁过去也不会吃多大的苦头。

却没有想到,王家在福建和太子长史居然发生了冲突。

这消息传来的时候,大老爷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现在许夫人又是这个做派。

他不免就想得多了些。

皇后该不会是疑心他有靠向皇长子那边的意思吧?

想到杨二老爷在京中的所作所为,大老爷冷汗涔涔。

都是巧合,都是无意,但就在这无意间,一环扣上一环,如今连许夫人都要亲身下江南来探一探杨家的虚实!

“王家这门亲事要拖一拖!”他当机立断。

大太太眼底就闪过了一丝得意。

她可没有多说一句话。

也算是二太太、四姨娘没长眼,选了这样的人家。

大老爷虽然面上不说,但心底却很是看重秦帝师的想法。老人家这次肯出山准备再为一任帝师,大老爷心底不会没有震动。在这个当口,先是老二站错了队伍,接着就是老二媳妇介绍了不妥当的人家。二老爷远在京城,大老爷没法如臂使指地管束,但是亲事,可是操诸于他们夫妻之手。

“当时要是缓开一步,等到我回苏州,现在也不至于这样难堪。”大太太语带埋怨。“都到寒山寺卜过吉凶了,王家就差没有送庚帖上门,到时候真送来了,你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