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道:“治本之策臣也说不好,但是臣觉得,可以从这两大难题下手,针锋相对,或许能拿出办法。”

“你说!”

“这第一条,就是种田成本的问题,能不能用罪犯种田,甚至从外面雇佣劳力……先把这个花销降下来。然后要修建道路桥梁,建造粮仓,帮着百姓解决燃眉之急。”

朱元璋点头,“这些都可以,只不过咱听着也像是治标不治本,跟咱想的也差不多啊!”

张希孟笑道:“这就要说到如何克服风险了……臣以为单独的农户已经不行了。”

老朱怔了一下,“先生什么意思?是需要百姓联合起来,就,就像河南那样,以村社合作,耕种田亩?”

张希孟摇头,“还是不行,河南是短暂恢复,日后还要把土地交给百姓。其次,北平等地,胡风侵染,根本没有稳妥的村社,指望着效仿河南,也是行不通的。”

朱元璋想了想,突然笑道:“听先生的说辞,必定是还有办法,说出来听听。”

张希孟道:“确实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筹建屯垦公司。”

“屯垦公司?”

“对!现在北平的情况,小农维持不下去,村社无从谈起,就需要规模更大,扛风险能力更强的屯垦公司!”

张希孟向朱元璋分析,必须足够强大,人员多起来,规模打起来,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旱灾的问题,单个农户不行,朝廷出手,又因为反应迟钝,耗费巨大,会得不偿失。

但如果有个几千人的公司,就可以自己引水凿井,解决问题。就算解决不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破产。

而且屯垦公司可以自己修路,建粮仓,养牲口,雇工。

这点非常重要,张希孟说得也很含蓄……但是朱元璋却是听懂了,假如只是一个农户,你让他雇人给自己干活,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可如果是一个公司,随便雇佣些犯人,帮着抢收粮食,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甚至可以从外面雇工,干脆点说,可以从高丽倭国,弄来劳力,替公司干活。

而且面对这种规模庞大的屯垦公司,也便于纾困,有什么难题,都可以和朝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