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回府后没有多久爹娘就去世了——我几乎要派人去把大报国寺给砸了。再比如说那几个妃嫔,只怕在回宫后看到我还活蹦乱跳的,没被她们转经时许下的宏愿给咒倒,想必也都对这俗世失去了很多信心。

柳昭训呢,反过来说,就属于根本不会被转经折腾到的那种人。

因为她根本就不信佛。

“我还真纳闷了。”我问柳昭训,“就转经时吃的那些盐水豆腐,也没能让你瘦个一星半点的?我看看我看看,怎么好像又胖了些!”

柳昭训淡淡一笑,“难得出宫,怎么能不尝尝春明楼的盐水鸭、玉华台的天梯鸭掌、钟新堂的翠盖鱼翅、小曼楼的千里婵娟……”

“停!”我赶忙叫,不禁怒视起柳昭训,“你吃了就吃了嘛,还要说出来馋我!”

唉,想当初华灯初上时,我左带柳叶儿,右携我哥嫂,在四九城的名馆里是留下了多少段倜傥的回忆。每次进宫请安,最大的乐趣就是以这些名菜来馋太子和瑞王,不想星移斗转,居然连我都有被馋着的一天……

一时间竟有些伤感,忍不住报复性地拧了拧柳昭训的小肥腰,“我看你是巴不得在外头过端午吧,可恶,腰身简直都要肥了两寸!”

柳昭训白了我一眼,拍了拍包子一样的小肚子,又笑出了一脸的褶子。“我高兴,我吃得着,你管我?”

我们闹了一会,柳昭训又站起身踱到殿门前,透过门缝烦躁地看了看正殿,嘟囔,“太子爷怎么还不出来打发了她们?我还有正事要和您说呢。”

“什么事?”我顿时竖起了耳朵。“咱们到净房里说。”

西殿这边和正殿就隔了一扇门,虽然外头三个妃嫔未必听得到我们的对话,但也总有些不安心,在净房里说话呢就最好了,墙壁又厚,门又关得严实,我最喜欢在净房里和柳昭训打小算盘。

柳昭训白了我一眼,无奈地跟着我进了净房,又回身往外望了一眼,才合上门,小声对我交待。“这一次转经,除了姜良娣之外,几个美人都得了小沙弥送的东西。”

大云的宫禁还是满森严的,要往宫里送东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难得有出宫的机会,知趣的人当然不会放过了。我点了点头。“怎么,又有谁送春宫画了?”

李淑媛进宫得急,据说一直到进宫前都不知道这种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把她娘急得个够呛——她要是做大户人家的主母,自然可以慢慢地学,可太子的妃嫔不会服侍男人,又怎么可能和我争宠?去年过节进来朝见,私底下给李淑媛塞春宫画儿,偏巧被柳昭训撞见了,李淑媛是足足告病两个月不敢在人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