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议政大臣唐明珠和新上任的户部大臣林奕为首的一批大臣,则属鸽派。他们的意见是,暂时向君家的妥协,并不等于朝廷真怕的君家,现在朝廷最缺少的是时间。

等朝廷在宁南站稳脚跟,深入人心之后,宁南地区的百姓也不会再轻易受人挑拨,君家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刀俎之下的鱼肉,到时对君家是杀是留,全凭朝廷的一句话。

强硬派大臣和鸽派大臣,也不是铁板一块。张九维和蔡霄虽然主张一样,在朝堂上同进同退,但前者可是上官秀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至于鸽派中的代表人物林奕,和上官秀谈不上有多同心同德,他的所有主张,都是以有利于宁南地区,有利于宁南人为出发点的。

这就是目前风国朝堂的现状,表面上看很明朗,就是风族大臣一拨,宁南族大臣一拨。而深入其中便会发现,这里面乱得一塌糊涂。

风族大臣中有派系之分,宁南族大臣当中也有派系之分,张九维和林奕就是两个冤家死对头。

当政见相左、矛盾激化的时候,种族之分化为乌有,风族大臣和宁南族大臣也能放下彼此的成见,选择抱团站在一起,共同在朝堂上坚持自己的政见。

一拨大臣坚持对君家强硬,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另一拨大臣则认为应当以大局为重,暂时向君家妥协,稳定目前紧张的局势最为要紧,现在真正考验的是唐凌的智慧。

就内心而言,唐凌是比较倾向蔡霄和张九维的,不过,她心里也有顾虑,万一绞杀了君家之后,宁南地区的局面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怎么办?

一旦各地叛乱四起,朝廷出兵平叛,与宁南百姓结下血海深仇,以后,朝廷再想治理好宁南地区,化解掉宁南百姓对朝廷的仇恨,可就太难了。

朝堂上,唐凌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随口问道:“今日国公未来上朝?”

军部副使韩夺跨步出列,拱手说道:“回禀陛下,殿下和洛大人都在军部,正紧急磋商前方军情。”

唐凌和风国朝廷的到来,算是把上官秀从堆积如山的政务当中解救了出去,现在他的主要精力已然转移到了前线的战事上。

对长孙怀安的战事,风军方面占据绝对的主动,不管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粮草弹药,风军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在前线战场上,风军也是高歌猛进,把长孙怀安麾下的抵抗军打得节节溃败。

但有消息从前线传回,说长孙怀安正在勾结西方联盟,欲把西方联盟的兵力,引入宁南西境,以此来阻击风军。

当然,把西方联盟的兵力引入宁南境内,等于是引狼入室,西方盟军一定是打到哪就占领到哪,不可能再退走了,长孙怀安的所作所为,就是抱着与风国玉石俱焚的想法。

这种情况之下,上官秀不得不紧张前线的战事了。

上官秀不在朝堂,唐凌愈加的心烦意乱,说道:“今天的朝议,就到这里吧,余下之事,明日再议。”

蔡霄躬身说道:“陛下,君家暗中作乱,欲胁迫朝廷,逼宫陛下,实乃胆大妄为至极,陛下不要再犹豫了,当彻底剪除君氏一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