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当下的大明,理学那一套早就不行了,重新解释纲常的,就是人家张太师。

可以毫不客气讲,李家的日子一点也不安稳。

李善长能顺利终老,李祺也做不到。

弄清楚这些,李祺跑到应天,摆弄告身,想要弄点钱,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走通了这条路,确实能顺利弄到钱,甚至干脆经营成产业,李家也就多了一分保证,他李祺也可以经营一股势力。

只能说他们算计很好,结果不幸让张承天撞破了。

还让这小子给抓起来,扔到大牢,狠狠冻了一天多。

鼻涕老长的李祺不得不承认,确实时过境迁,人走茶凉。

他爹已经不管用了,真正说了算的是张太师,就连眼前这个小胖子,都是他惹不起的人物了。

“张二少爷,啥也不说了,陛下的旨意,我都知道了。现在你还有什么吩咐,一并说出来,从今往后,我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张承天翻了翻眼皮,讥诮道:“还挺聪明的,不愧是李相公的儿子……我问你,同样卖告身的,只是你们一家吗?说!”

李祺浑身哆嗦了一下,随后道:“确实不光是我们,还有琉球的花云,小琉球的方家,此外倭国那边封了好几个藩国,至于他们有没有心思,我就不清楚了。”

张承天默默听着,当下大明开拓海外的成就,最大的一块,毫无疑问是高丽,李善长以韩国公,总督高丽。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其他各个地方。

琉球的花云是最早出去的总督,他掌控着中山国,地盘虽然不大,但是作为海上明珠,商贾往来,贸易繁荣,也是一块肥肉。

再之后就是方家的小琉球了,其实说来有趣,小琉球本身比琉球大得多,面积还在海南之上。

但是由于测算错误,以为比琉球小,结果就被叫成了小琉球。

这块是当初方国珍选定,海外建国的地方。

这也是朱元璋早早答应的,张希孟也鼓励向外开拓。

因此在方国珍死后,他被追封为开台王,方家人继续在小琉球,日子过得很是舒坦。

发展到了这一步,大明接下来要重点经营的是两个地方……其一是倭国,汤和已经过去插旗占地,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了。

倭国能给大明提供金银,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