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老怀大慰,既然高启能把张希孟骂得一钱不值,那就让苏州的士林,领教一下高启的文章吧!

张士诚点头了,下令苏州最好的书局,刊印文章,大肆传播!

高启长出了口气,可就在他从王府出来的时候,一个人揪住了高启,“你胆子太大了,竟敢欺骗太尉!”

高启一怔,忙扭头看去,来人正是他的好友之一,名叫王行,眼下也在张士诚手下做事,书画双绝,尤其善长泼墨山水。

“王兄,你何出此言?”

“什么何出此言?你把张公的文章放在自己的文章里,明着反驳,暗中推波助澜……你的鬼把戏能骗得过张太尉,如何能骗得过我!”

高启大惊失色,“你,你莫非要害我?”

王行看了看他,突然笑了,“放在过去,我或许会点破此事,奈何张士诚归附大元,已经成了元廷太尉,我要是还跟他,岂不是瞎了眼睛!你放心吧,我给张士诚的是我抄写的节略,你这一招,足以暂时迷惑他了。不过青丘兄可不能太过得意,你要做好准备,一旦事泄,你就赶快逃跑。”

高启一怔,随即道:“我不过是一介书生,如何跑得了?”

“别怕,我都给你想好了。”王行在高启耳边说了两句,到了晚上,一个年轻人来到了高启的住处。

此人骨骼粗大,眉骨很高,眼窝深陷,看似病夫,却是筋骨强健,暗中带有凶光。

“你是……”

“在下姚广孝,法名道衍。”

“你是和尚?”

“未曾落发,如今跟着真人席应真修行!”

高启笑了,“这么说,你是精通佛道了?”

姚广孝摇头,“在下更精通儒学……青丘子不会以为,天下只有你一个兼修三教吧?这苏州之地,人杰地灵,卧虎藏龙,你可不要小觑天下英雄啊!”

高启听得出来,这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家伙,也是个傲气十足的货儿,放在以往,他或许还有心思和他切磋。

但是面对张希孟的三篇文章,高启早就老实了。

还有什么好争的,再怎么争,也是在张公背后吃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