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玉揉着眉心,脑子颇有种过载的疲惫感:“可是焦糖会沾染淡淡的颜色,还有,十种……怎么做到十种的。”

抹茶、黑白巧克力、果仁碎,这也才四种。

“银白里透着淡金色的,是燕麦。”

江一尘动作麻利的打开搅拌机,语气平稳道:“过来,帮我做泡芙糊。”

容玉轻车驾熟的在一旁将低粉过筛,小火加热软化好的黄油和糖块,一边侧身问道:“是不是说,把这十种泡芙都做出来,然后一个个蘸好焦糖粘成尖塔,就可以了?”

虽说他们是第一次合作,但甚至不用语言交流,便可以默契的交接和各自揽活儿。

两者都从容且熟练,在基础的准备上全程没有任何问题。

江一尘在一旁手动调着淡奶油,随手加了些香草粉,抬头瞥了她一眼:“蓝带学院每年三十万人民币的学费,不是用来教这种东西的。”

实际上,在场的所有厨师,甚至说包括评委本身,绝大多数都并非科班出身。由爱好起,从后厨的学徒一路成为主厨,全凭过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

虽说顶级的菜谱是业内各餐厅的秘密,但哪怕能贯通某一门类的烹饪,都足以在厨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配比、温度、手法、装盘,没有什么是不能自学成才的。

哪怕如容玉这样出生于执勺世家的姑娘,也是在后厨摸爬滚打着历练成长的。

中国的厨师虽说有国家资格认证的等级考试,但自中级开始,越往上越要求工龄,而且本身证书只能提供几百块的补贴,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蓝带国际学院,作为创建于1895年的第一所集烹饪与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名门学校,虽说是纯粹的私人院校,却拥有开山鼻祖级的影响力。

就连其拥有者安德烈·君度本人,也是法国君度酒及人头马创始者的直系后裔。

“我记得……你是蓝带的讲师??”

容玉用木勺挑起面糊,看着倒三角状的泡芙糊悬在勺尖,长度在四厘米左右。

她终于有了些印象。

眼前这个高挑而又淡定的男人,恐怕是所有赛季里罕见的理论派。

在他们忙碌于后厨时,他一直在进修。

从中国上海到法国巴黎,从图书馆讲堂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发源地。

据说……他会四门外语?法语说的和母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