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是处于蔚县下的一个普通乡镇,而蔚县却是属于德城的县城,虽然对河西村的人来说,这不管是德城还是蔚县,这都是城里,不过宋东旭要回的城里是德城,而不是蔚县,如果这份通知书是从德城来的,方晨还不回太惊讶,可这是蔚县的,他就有些迷糊了。

方家的大人也是面面相觑,原本都以为方晨读的是清河镇的中学,没想到来的却是蔚县第二中学的通知书,让方晨八月三十一号去报道。

“这别不是给寄错地方了吧?”方春根只觉得这不是真的,他可是特意打听过的,城里的学校一般就收本地人,不是城里的学生要去读书,还要交什么借读费呢。

夏芸雪也觉得奇怪:“小晨,要不你去问问你老师?兴许他们知道些什么?”

方晨点头,那儿信就去学校找老师了。

学校里的三个老师正好都在,三人聚在一起似乎是在讨论什么,见方晨来早,以为他是来问升学的事情。

“是通知书还没下来?你也别着急,以你的成绩,那是肯定没问题的。”负责教导高年级的陈老师推了推眼镜,对方晨很有信心,这可是他的得意门生。

“不是,通知书已经收到了,不过是蔚县第二中学的。”方晨把通知书拿出来,“上面说让我八月三十一号直接去报道。”

“蔚县第二中学的?”陈老师拿过通知书一看,果然是蔚二中的通知书。

三个老师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原本我们就是在讨论这事儿呢,想着应该会有你,果然,这不就来了。”

方晨眨了眨眼,老师们显然是知道什么内幕的。

还是陈老师给了他解释:“这二中在教育界里一直被一中压了一头,每年县里的好学生基本都到一中去了,肯到二中的没几个,今年他们就想出了个法子,不只在县里招生了,而是在县直单位和公社的范围内全面招收初中班学生,将那些年龄小,成绩好的学生收归己有,我们这边的几个村子可都在这个范围里。所以之前我们就想着应该会把你招过去的。”

方晨今年不过九岁,却已经小学毕业了,年纪不用说就是这届毕业生里最小的,而且他的成绩还都是满分,这成绩不说是独一份,可在整个区县都是少有的,想来二中也是不会放过他这份好苗子的。

王老师也接话道:“先头上面就有打过电话来,让我们给你做做思想工作,本来就打算这两天去你家的,没想到倒是你先来的。”

方晨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对那个二中,却没什么感觉:“那我还能读清河中学吗?”

“怎么?不想去县里读书?那里的条件可比清河中学好了不少。”

方晨摇了摇头头:“太远了,而且学会也贵。”

通知书上可是写的清楚,这学费可是要五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五百吧),他虽然不知道清河中学的学会具体怎么样,但也听宋东旭的表哥说过,大概也就三块左右。

这还不算平时的花费,方晨觉得不管在哪儿读书,靠着他自己努力,那成绩都是不会差的,何必花那冤枉钱。

三个老师一听,可都笑了,“那你就更要去了。”

方晨疑惑:“怎么说?”

“这就是二中那边要我们给你做的工作了,他们这次特招的学生里有不少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为了让大家肯去学校学习,二中开出了不少优厚的条件,这第一条就是学生入学以后,要是每次的考试都能进前五,那一个学期的学费就给你退回来。”

这话一出,方晨还真的有些心动了,要是不要学费,那他还真肯去的,清河中学可没这么优厚的条件。

“这第二嘛,学校有助学金,都是给你们这些农村孩子的,每个月都有补助,家里特别困难的就给三块钱,学习好的就两块,一般的就给一块,这要是能为学校得个什么奖的,就还有其他奖金呢。以你家的条件,虽然拿不到三块,可你要是努力学习两块是少不了的。”三个老师对方晨可是很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