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军领帅赵开山一度向南宋称臣,南宋君臣担心惹祸上身,没有明确接受,但是暗地里曾经接纳他们,给予他们非正式的官职和秘密承认。

这也算是南宋所能做到的最富有进取精神的行动了。

后来北方局势变换非常,光复军内部发生争斗,赵开山死了,赵祥也死了,接连换了两个领导人,现在上位的领导人是一个叫做赵作良的人。

他上位之后倒是派人来和南宋接洽,说要继续南宋朝廷和赵开山之间的关系,但是当时南宋朝廷的五人最高决策团之中除了一个陈康伯支持之外,其余四人都反对。

他们认为光复军短时间内发生两次政变,更换两个领导人,显然是内部不稳,即将自爆。

外敌强大,内部不稳,怎么看怎么是药丸的节奏,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继续维持关系的必要,继续维持下去,等金军主力南下平叛,把关系戳破了,南宋百口莫辩。

到时候金兵就有南下的理由了。

于是南宋单方面切断了和光复军的联络,不再承认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保全自身的重要决策,还为之沾沾自喜。

张浚认为就当时来说,这并非是昏招,当然现在看来的确有点昏,可当时这样做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鬼知道光复军面对金国的庞大压力,经过两次政变、把灭亡Buff叠满了之后居然原地复活还超级爆种,把金军主力给打崩了?

这是碳基生物可以打出来的局?

这种事情是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任谁都不能事先预判,换了张浚自己决断,估计也要选择同样的方式,做不到更好的选择。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确实有点难做。

原先君臣大义名分没了,危难时刻没有出手帮忙,等人家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了再去厚着脸皮摘桃子,这……似乎有一点猥琐。

这样的事情真的能做吗?

张浚感觉作为一个有尊严要尊严的人,自己不太能做出这种事情。

但是为了国家利益……

张浚看了看赵构便秘一般的神色,还是上前一步,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大宋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赵构正在为群臣装聋作哑之事感到十分的恼火,正准备发火呢,结果张浚就站出来发言了。

于是他一阵无奈。

张浚的确很不符合他的心意,跟他处处合不来,有点八字犯冲的感觉,现在更有点老迈昏聩的趋势,奈何遇到事情群臣都装缩头乌龟,不敢出头,敢出头的高官只有张浚一人。

我的名臣呢?

我的名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