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翩翩淡淡地说:“那就说吧,不要再想着耍把戏,否则我下回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傅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他在梦中受到凌迟之刑,虽然此时梦醒,那种剧痛之感仿佛还附着在骨肉之上,简直令人毛骨悚然,此生都不愿再经历第二次。

他声音还有些颤抖地说道:“我赶到的时候,应钧确实已经死了……”

应翩翩微微皱起眉,还没等再说什么,便听傅英补充了一句:“但并非自尽。”

应翩翩道:“你说什么?”

一直以来,所有的人都说应钧是在城破之后眼看敌军悍勇,无力回天,心中愧对百姓,所以自尽身亡,誓与众人同生共死,这也是应翩翩从小就听说的。

可其实他心里一直对此存有些微不知道该怎样说出口的疑惑。

应翩翩觉得如果只听他人事后对当时情况的形容,其实自尽并非良策。

因为以应钧的武功和作战能力,如果坚持战至最后一刻,就算不是扭转局势,起码也能再多救下一些人活命。

后来在原书当中,应翩翩被傅寒青撇下守城,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如果不是后来被发现还有一口气,让黎慎韫趁机派人带回宫中,令数名太医以名贵药材留住了他的命,那么为守城力战而死就是他最终的结局。

应翩翩觉得应钧的性格应该不会主动放弃希望自尽,可是他那时太小,身边的所有人都信誓旦旦地这样说,应翩翩无从查证,也不想去指责自己的父亲做错了选择,就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毕竟当时的情况,他没有身临其境,也没有处在应钧的位置上,没资格在此时以过来人的眼光回头评判。

但如今听傅英说来,当年竟然真的另有隐情!

傅英清清楚楚地重复了一遍:“应钧当年并非自尽,而是被人割喉而死。”

“……你干的?”

隔了片刻,应翩翩冷冷地问。

因为如果不是傅英干的,应翩翩想不到傅英将这件事隐瞒下来的理由。

傅英恍惚了一瞬,却飞快地答道:“不是我。”

他抬眼看向应翩翩,重复道:“真的不是我,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想做出这件事的人会是谁,但可能的人选实在太多了,反倒不容易调查。我之所以隐瞒,是因为……我发现了应钧留下来的手写急信……”

应翩翩漠然道:“继续。”

随着傅英的话,这段在原书中都没有详细书写的当年往事,终于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原来当初敌军突然攻城,暗中令城中奸细配合,将城门从内打开,使得他们的军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以至于长雄关就此失手。

傅英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意识到可能是一次难得的时机,立刻向皇上请缨,带着兵将赶赴边关。

他颇是费了一番周章才突围进城,到了之后却并未见到应钧,只听一些将士们说,应将军仿佛是去其他的地方巡查军队了,方才也有一些人要禀报事务想寻他,却一直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