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其实刚放暑假时候就已经出了,但很少有主动去找班主任拿单子的。

有人是胸有成竹无所谓,有人则是当鸵鸟,只要看不到,就不会影响假期的好心情,舒坦一天是一天。

挂科这种糟心事,还是等到下学期再说。

见到了李乐,班主任张涛自然明白是什么缘由。

“没挂科,只不过比没挂科还麻烦。”打开抽屉,张涛把成绩单递给李乐。

李乐接过来,仔细瞧了瞧。

上学期期末考试,加上经济学的双修,一共十三门。本来经济学就是六十分万岁的心理预期,结果还成,四门课里,除了经济学原理考了个75分,剩下的都上了80。

而本专业的科目里,除了一个马哲,都上了85。

“这个不对吧,马哲怎么才70分?”李乐指着那个有些显眼的70,问道。

张涛琢磨琢磨,“两个可能,一个你自己没考好,一个是平时成绩的问题。”

还没实行绩点制的时候,单科成绩分两块,一是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论文和课堂表现,二是考试成绩。有的老师心慈手软,按着四六,甚至五五开,有严格的则会按二八或者三七。

“能查分?”李乐问道。

“能。要是咱们自己的专业课,直接找任课老师就成。不过马哲这种公共课,最好还是按流程去教务处申请,你想查?”

“嗯,我想问问。”

“也对,这分数是挺恶心人的。”

说恶心人,其实关乎到的是一件事,奖学金。

奖学金评比里,什么德体美综合素质优异,平时表现,思想道德品质的条件,属于很主观的东西,只要你不背个处分什么的,基本都能合格。

关键的还是成绩这一项,白纸黑字的标准里,虽然只是一句,无不及格及重修科目。但大家心知肚明,这都是给什么拾金不昧,勇斗歹徒一类特殊群体留的口子。

单科85分优秀线,就是个硬指标,低于这个,其他说什么也没用。

而奖学金,又是关乎到保研,留校,出国,推荐就业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