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讲究个传宗接代,子孙繁茂。

但是像李乐家这种情况,在那个年月,并不多见。

老老李属于千倾地里一根独苗,下一辈就李铁矛和李晋乔、李钰。

李乐是政策限制,没得办法。李泉也没有亲兄弟亲姊妹,再往下就李春一个女娃,就不免有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看起来人少,负担就少,大家都挣一样的钱,我家能吃肉,你家只能喝汤,日子过的宽松些。

可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人丁兴旺才是立足的重要保障,人多,嗓门就大,遇到事情的时候,底气就足。

本家的人敢上老宅子搬东西,借家具不还,就是一种态度的表现。

要不是老爷子余威尚在,还有个长房的名分,就凭李铁矛和李泉两个男丁,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局面。

好在这些年众人对金钱和权势的敬畏多过了人丁的多少,老李家渐渐的找回了一些底气,但不得不承认,观念的根深蒂固,还是在不经意间影响着。

所以李铁矛对李晋乔,李钰能回家,除了亲情的期待,还有些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东西在里面。

付清梅问原来老宅的东西是自己要的,还是那些本家主动归还的,就是在提醒李铁矛,咱们家要注意姿态,但,也要看清一些人。

“大北,额看大泉哥和嫂子年龄也不大,是不是再努努力?”李乐笑眯眯,悄么声的在李铁矛耳朵边嘀咕一句。

李铁矛愣了一下,随后,“嗯。”

又扭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李乐,笑了笑,抬手捏了捏李乐的胳膊,背起手,转身走了。

啥意思?这是啥意思?哎,说清楚啊,李乐挠挠下巴,跟了出去。

。。。。。。

麟州原本就是苦寒之地,北边就是草原和沙漠,没遮没拦的,一到冬天,蒙古高原南下的寒流,最先侵袭的就是这里。

除了纬度高,海拔高,还有三天两头刮起的大风。

冬天里,也不用去圪梁上,找块空地站上一会,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寒风彻骨。

里外穿着厚实的李乐,原本还担心老宅子里取暖的东西少了,可看到几间屋子里新装的暖气片,才感觉担心有些多余。

结果就是,一家人在堂屋聊天的时候,李乐一件一件的脱着衣服,直到最后一件短袖在身,这才舒服多了。

李春瞧着,手指头戳了戳李乐的后背,“叔,你咋个还出汗咧?”

“嘿,也就是你这年纪滴棒小伙子,火力真壮。”李铁矛笑道。

“在燕京和长安,也有暖气,可没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