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潜入南唐总参谋部,为李璟制定北伐方针。

南唐的北伐路线由西往东看,大概有四个港口:

1,光州。

入选理由:南唐版图的西北重镇,交通便利,军事设施完善,距离河中地区、汴州的直线距离最近;

缺点:与南楚相接,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势必引起南楚的恐慌,容易诱发军备竞赛,有擦枪走火的风险。

2,寿州。

入选理由:同样是南唐北部重镇,且本次北伐副总司令就是寿州节度使刘彦贞,占据地利、人和;

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3,濠州、泗州

入选理由:与寿州一样,是南唐北部的著名边境城镇、与中原拉锯的明星要塞据点,通过泗水可以逆流而上,直接杵到徐州地区;

缺点:与寿州一样。

4,海州

入选理由: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是南唐版图的最东北角,孤独地伸到了山东半岛的脚下。从这里出发的唯一理由,就是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只有傻X才会选择从这里出发。

缺点:距离主战场最远;侧翼缺乏保护,非常容易被“断丁”;虽然能够出其不意,但并不能攻其不备,海州——密州——沂州是淮南势力勾结山东半岛的反叛势力(如之前的青州节度使王师范)的重要纽带,中原王朝历来高度重视这条“淮鲁走廊”,在徐州、兖州、郓州等布设重兵。

综合分析的话,寿州应该是首选,濠州、泗州则可作为备选,而如果用排除法的话,头一个被排除的,就是海州。

但是,李璟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完美避开“最优解”的固化思维,另辟蹊径,偏偏要从海州北上,沿着祖国东部海岸线一路向北,抵达美丽的山东半岛,然后折而向西,出山东、过河南,不远万里解救河中李守贞。

实际上,通过从海州出兵,也可以大致猜出李璟的小心思。他并非是要真的解救李守贞,而是利用李守贞把中原主力牵制在西部的时候,趁火打劫中原东部的领土。如果真的打通了这条“淮鲁走廊”,就有可能继续向北延伸,通过德州——沧州——幽州,最终打通一条“淮辽走廊”,与契丹形成实质性的硬联接,从而共谋中原。

当然,李璟向北的预设终点站究竟在哪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连一步都没迈出去。总之,李璟是想趁中原内乱,为南唐攫取利益。

总司令李金全率领大军按照规定路线挺进到沂州城下,然后下令饱餐战饭,吃饱了好上路。

饭刚做好,巡逻兵就传回一条消息,说有数百名后汉士兵就在前方,与我们只隔着一条小水沟,而且数百人全是老弱病残孕……干他一娘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