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刚端起碗来,立刻扔下碗筷,纷纷请缨,打算抢立这份唾手可得的开战首功。

李金全面色凝重,下令:敢说出战者,斩立决!

南唐将士难掩心中失落,畏于军令,全都对李金全侧目。

日暮将近,南唐将士扼腕叹息,认为失去了一次战机。没想到前方密林中忽然传出号角,紧接着,无数后汉伏兵纷纷放弃阵地,暴露目标,他们的眼神中也充满失落,“空杆儿了,走。”据记载,后汉军队的金鼓声传出十几里地,可见伏兵数量之多。

李金全指着徐徐撤退的后汉军队,对南唐将士们说:“自己看看,你们还想出去打吗?”南唐将士吓出一身冷汗,对李金全既敬佩又感恩。

对于这次北伐,作为总司令的李金全都没有足够的信心。

他自幼追随后唐明宗李嗣源,戎马一生,十分清楚中原将士们的战斗力,只因中原近几十年几乎从未停止争斗,将士们普遍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反观南唐,由于徐知诰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南唐将士多年未接触实战,战斗力普遍不如中原;且南唐权力中枢被“五鬼四凶”把持,他们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大局观,就算前方打得顺利,也难免被后方的权力争斗掣肘,功亏一篑。

比如这次未遂的伏击战,这是多么明显的陷阱,南唐将士竟然无人识破,若不是李金全当机立断,恐怕这支北伐大军就将在沂州城外全军覆没。

淮汉两军的这次接触虽然没有使南唐军队产生实质性损失,但对南唐士气的打击是极大的,从总司令李金全到基层官兵。

李金全感到自己实在带不动这些菜鸟,于是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诸将达成了一致意见——撤。

于是,李金全上疏李璟,请求撤军,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李金全率部返回海州。

李璟的第二次北伐无疾而终。

退兵之后,李璟给后汉刘承祐写了一份信,调解河中事务,大意是让他大度些,李守贞还是个孩子呀,另外请求与后汉恢复友好外交关系,恢复通商。

国际政治往往遵循着“大国要面子,小国要里子”的客观规律。如果双方都是大国,或者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的话,那就要互相交换筹码,你在这个问题让步,我在那个问题上让步,咱谈判桌上你来我往;而如果其中一方在战场上处于明显劣势,那么就应学会适应“小国”的角色。

后汉无疑是大国,李璟认为南唐也是大国。

南唐悍然干涉后汉内政,出动军事力量支持后汉国内的反对势力,先输在道义上,继而又输在了战场上,这已经在接下来的和谈中为南唐创造了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然而李璟却还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愣充大尾巴狼,调停河中事务。打肿脸充胖子,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后汉刘承祐没有给李璟任何面子,直接无视,对李璟的书信不予回应。

李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第三次北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