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是个感性且胆大的人,自从少年时看过克里斯·洪德罗斯所拍摄的记录照片之后,就视为偶像,一心想着和这人一样,成为一个视战场为舞池,在枪炮合奏的乐章中,用生命追逐“危险的美人”的“浪漫的疯子”—战地记者。

如愿考上广播学院,如愿进了英语专业,如愿进了新中社。

当他以为一只脚已经跨进梦想的门槛的时候,才发现,国内所有的新闻媒体里,根本没有战地记者这一选项。

有的只是派驻当地的记者站,以及谁足够倒霉正好驻派的地区打起来了,那他就倒霉催的当“战地记者”。

一句服从命令听指挥,让刘潇的十几份去非洲、中东或者拉美地区最危险混乱地区的申请起了效果,拎着行李去了马赛,那个“浪漫”的高卢。

这个在同事们眼中,无比羡慕的地方,在刘潇看来,就是个消磨雄心壮志的去处。

除了几乎每个月都来上那么几次,体现“老区情怀”和“人生态度”的罢工,还有各种风景美食、家长里短、体育赛事、度假休闲的采编报道,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内容。

髀肉横生,马齿徒增的日子,让刘潇渐渐失去了耐心。

一个机会,让刘潇接触到了央妈的栏目编导,学长梁健曾。

正在为筹备新节目招兵买马的梁健曾一句“我这边缺一个调查记者,你来不来?”。

一番思索后,既然上不了战场,那就退而求其次,刘潇跳槽了。

那个新节目叫“时空报道”,而同一批人负责的,在另一个时间段的栏目叫“焦点访谈”。

斗过污吏,查过黑恶,揭露过不公;翻过墙,跳过沟,蹲过小黑屋,挨骂挨打冷嘲热讽,找到另一片“战地”的刘潇,乐在其中。

小餐桌前,一支笔,一个本子,写写画画的刘潇,终于等到孙泉说的那个大学生。

当李乐推门进来时,立马就认了出来。圆寸,高,壮,好看,孙泉给的人物画像里,重点强调了好看。

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真的见到之后,除了长相,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高、壮。

瞧见一个穿着牛仔夹克,大平头,面颊消瘦,却又精气神十足的男人朝自己看过来,李乐走过去。

“您好,央妈的刘记者?”

“你好,我是刘潇。你就是李乐?”

“对,孙姐和你说起过了?”

“所以才过来。”

“吃什么,,我请,正好我中午也没吃。”

“算了,各买各的,AA。”刘潇谨慎,也有原则,不吃被调查对象的一口水,也不占举报人的一分一毫。

“也成。边吃边聊。”